关于我们

About Us

地址:重庆市南岸区茶园通江大道江桥路1号

电话:023-62632090

传真:023-62633009

邮箱:cq_gyecid@sina.com


企业微信公众号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他山之石丨喜看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就

2020-09-07文章来源:合肥发布
原文发表于2019年08月,合肥新闻频道全媒体记者:朱江 吴节正。
 
合肥市科技局:
锐意创新 砥砺前行
 
阔步迈向合肥创新之都建设新征程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合肥科技创新崛起之路
 
一、引言
 
       合肥是一座科教之城、创新之城、开放之城。在中国经济版图中,合肥曾经是一个不太起眼的角色,作为一个新中国成立后的年轻省会城市,城市规模不大、基础建设薄弱、产业基础单一,有着先天上的不足,但这并不能阻挡合肥前进的步伐、追求远大的抱负。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主线,强力推进科技与经济融合,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创新平台载体培育等重点任务,不断解放思想,不断阔步前行。24年前,在全国的城市中,合肥经济总量排第97位,去年上升到第26位,前进71位;10多年前,在26个省会城市中,合肥的主要经济指标大多排在18、19位,目前都进入前10位左右。速度的背后是动能,合肥之所以能够实现这样的跨越赶超,主要得益于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二、发展历程
 
       回望合肥走过的艰难且富有成效的创新发展之路,可以大致概括为科技事业起步阶段、科技资源聚集阶段、创新体系搭建阶段、科技创新试点阶段和高定位高质量发展阶段五个阶段。
 
       科技事业起步阶段(建国前后—70年代)。建国之前,合肥市科技事业几近空白,没有一所大学,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合肥的科教事业迅速发展,到50年代末,随着安徽农学院、安徽大学、安徽医学院等院校的先后建立,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的门类迅速增多,半导体、自动化等新兴技术开始兴起,各类科研机构相继建立。1959年建立了合肥市科委,从各方面加强了科技管理工作,推动了科技进步与工农业生产结合,强化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
 
       科技资源聚集阶段(70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国家支援内地建设、科研机构布局调整等政策的实施,合肥抓住机遇,引入了一批国内著名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为合肥科技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1970年初,合肥张开怀抱接纳了从北京搬离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紧接着中科院物质科学研究院、原电子工业部16所、38所、43所相继迁入,同时,一批中央部属研究机构,如水泥院、化三院、通用机械院等,也先后在合肥建立,科教资源加速向合肥集聚。
 
       创新体系搭建阶段(改革开放—2004年)。1978年3月,伴随着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被再次重申,合肥科技系统逐步恢复壮大,随着科技资源的聚集和科技人员积极性的发挥,合肥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强产学研合作,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建立。从这一阶段起,一大批顶尖科技成果逐渐在合肥孕育涌现,并成功转化为产品,比如诸多的“第一”: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第一台窗式空调机、第一台激光大气污染监测雷达,世界第一台VCD、第一台仿生洗衣机等。
 
       科技创新试点阶段(2004年—2016年)。进入新世纪,合肥加快自主创新步伐,科技创新事业蓬勃发展,2004年,经国务院同意,合肥被批准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2008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合肥创新型试点市建设的基础上,以合肥、芜湖、蚌埠三市为中心,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2010年,合肥被科技部、发改委同时列为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之一。2013年,合肥确立了“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战略定位,2015年5月,合肥进入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在试点建设牵引带动下,合肥科技创新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高定位高质量发展阶段(2016年— )。2016年6月,国家批复合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7年1月,合肥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是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018年6月,合肥加入G60科创走廊,2018年10月滨湖科学城正式挂牌成立。进入新时代,合肥正充分发挥国家创新战略平台叠加效应,突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优化科技创新供给,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三、发展成效
 
       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合肥生动实践着“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重大命题。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对安徽以及合肥的自主创新给予充分肯定,欣慰地称赞合肥这个地方是“养人”的,培养出了这么多优秀人才,是创新的天地。
 
       创新指标持续增长。主要创新指标持续“两位数”高速增长,始终保持全国省会城市第一方阵。2018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110户,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达191亿元,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32831件、5597件。在英国《自然》增刊“2018自然指数”全球科研城市50强评选中,合肥位列榜单第27位。
 
       各类人才加速汇聚。合肥拥有各类高等院校60所,在校学生64万人,全市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95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34人,在肥服务的“两院”院士达123人。合肥连续两年进入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中国城市的前三甲。
 
       原创成果竞相涌现。量子通信、铁基超导等原创性成果在全球产生重大影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中科大18个量子比特纠缠刷新世界纪录,在国际上首次实验实现全光量子中继器的原理性验证,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合肥诞生了世界首款多语种实时翻译机、第一款效率超过99%的商业化逆变器,研发出我国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太赫兹人体安检仪等。
 
       产业创新成效显著。合肥的新型显示、机器人列入国家区域集聚发展试点,新能源汽车、智能语音、太阳能光伏、公共安全等产业技术保持国内领先,全球首条最高世代线京东方10.5代液晶显示生产线顺利量产,集成电路产业复合增长率全国第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国累计推广总量突破20万辆。
 
       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合肥成功举办了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赛、世界制造业大会、安徽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科技创新成果展等重大活动。今年4月24日,安徽创新馆正式开馆,这是全国首个以“创新”为主题的场馆,今天的合肥,创新氛围浓厚,创新之风正盛。
 
四、典型经验做法
 
       (一)聚焦创新平台建设布局,打造原创科技成果策源地。
 
       一是打造大科学装置集群。瞄准国家创新战略,推进建设大科学装置和工程,持续强化基础和前沿研究,着力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提升原始创新能力。1984年4月,合肥同步辐射装置开工建设,1991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是国内唯一以真空紫外和软X射线为主的同步辐射光源。2000年10月,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开工建设,2007年3月通过国家验收,是国际首个、国内唯一的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2008年5月,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开工建设。2017年9月通过国家验收,是国内唯一、指标参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强磁场实验装置。2018年12月,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启动建设,将为我国开展聚变堆核心部件研发和建设提供技术基础。目前,合肥已成为我国大科学装置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高度集聚的大科学装置集群正在加快形成。
 
       二是布局重大战略平台。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等重点领域,布局搭建一批重大创新平台,集中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信息领域,依托科大讯飞等单位成立类脑智能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工程实验室。争创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方案已报送国办待批复。联合中科曙光加快布局建设合肥先进计算中心。能源领域,成立国际聚变能联合中心。依托阳光电源等单位加快建设智慧能源创新平台。健康领域,加快建设离子医学中心,积极引进代表国际肿瘤治疗领域最顶端技术的质子治疗系统,对相关配套医疗设备进行采购和研发。环境领域,合肥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预研进展顺利,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获批组建。
 
       三是深化高校院所合作。按照“协同创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大力集聚国内外高水平高校院所,合作共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转化链条。2012年与中科院、中科大合作共建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采用高校和企业“人才双聘”、政产学研联合共建,打破传统封闭的教育和研发模式, 目前,先研院已建设研发平台53家,孵化科技型企业238家,涌现了农林废弃物生物转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等一批在国内外行业领先的应用技术。在中科大先研院之后,持续支持建设了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中科院技术创新工程院、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创新  和成果转化已呈井喷之势。
 
       (二)聚焦创新主体培育壮大,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2008年4月,科技部会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制定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合肥当年认定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3家,其后至今,合肥将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建立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梯队培育机制,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逐年高速增长,目前总数已达2110户,约占全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的四成。
 
       二是强化企业创新能力支持。按照初创型、成长型、成熟型不同阶段,分类引导企业提升创新能力。针对初创型企业,设立天使基金,支持高层次人才团队来肥创办企业,目前基金规模达6.24亿元,已完成签约81家,投放资金4.2亿元。面向全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发放“创新券”,着力降低企业创新成本。针对成长型企业,重点扶持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处于快速成长期的科技小巨人企业,总数达125户,支持研发资金项目69个,累计带动企业研发投入近10亿元。针对成熟型企业,鼓励企业通过境内外上市再融资、新三板挂牌等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全市主板上市企业近70%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三是强化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构建形成 “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孵化体系,建成众创空间75家,在孵团队1906个,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59家,在孵企业1832家,获批国家“双创”基地3家。全 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每年增长100家以上,总数超过1400家。
 
       (三)聚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一是抓示范引领。通过实施“首台首套”政策,2010年1月,合肥诞生了世界首条纯电动公交示范运营线路。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纳入全市重点新兴产业调度,积极探索电池租赁、定向购买、整车租赁等推广方式,2012年在全国率先将充电桩配置要求纳入控制性详规,率先出台了电动汽车市区免费停车政策。江淮大众、蔚来汽车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截至目前,我市在全国范围内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达20.96万辆,约占全国推广总量5.73%。
 
       二是抓引进创新。通过引进一大批标志性大项目、大企业,不仅形成自主研发能力,而且带动一大批关联成果的转化。2009年,合肥引入京东方,从零开始做新型显示产业,十年时间,实现了“从沙子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布局,达到千亿元产值的规模;2013年,合肥聚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通过5年时间培育、引进集成电路企业近200家,形成了涵盖材料、装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的全链条产业生态圈。
 
       三是抓原始创新。通过科大讯飞、中科大等本地企业和高校院所,取得一批重大产业创新成果。在智能领域,科大讯飞经过20年的发展,已占据中文语音技术市场70%以上市场份额,讯飞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开发者超过80万人;“中国声谷”作为全国首个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入园企业400多家。在量子通信领域,完成国际上首个规模化量子网络“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等重大项目建设,中国科大的潘建伟、郭光灿、杜江峰三位院士,分别开展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的产业化研究,设立科大国盾、本源量子和国仪量子公司,打造出“量子一条街”。
 
       (四)聚焦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一是突出创新驱动顶层设计。合肥市始终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全市主战略,1998年,合肥市颁布《合肥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这是合肥贯彻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推进科技法制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2011年起,合肥将创新型城市目标任务分解到30多个部门和县(市)区、开发区,形成了全市自主创新工作目标体系。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创新驱动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合肥市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等一批重要文件。2018年9月,合肥又出台了《关于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建设“创新之都”的时间表、路线图,加快形成科技创新工作顶层设计框架体  系。
 
       二是强化产业政策体系引领。2008年合肥市整合财政资金,形成全市统一的自主创新、新型工业化、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四大政策体系。2014年在全国率先对产业扶持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对分散在各部门的产业扶持政策和资金进行整合,形成“1+3+5”政策体系。2018年,合肥市进一步优化升级产业政策,印发实施合肥市培育新动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及实施细则,综合运用基金、财政金融产品、借转补等政策工具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持续加大科技财政投入,着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三是推动人才制度环境优化。合肥始终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出台实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人才20条、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12条、进一步支持人才来肥创新创业8条等多项政策,安排20亿元经费“真金白银”打造人才高地。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深入实施“双引双培”计划,打造优秀企业家队伍、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高标准建设合肥国际人才城,着力打造集高端人才服务、创业项目孵化、人才成果展示、资源共享交流于一体,承载特色人才服务的国际化“人才之家”。
 
       初心不改,未来可期。今天的合肥,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全面创新,着力打好科教“优势牌”,下好创新“先手棋”,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合肥将以“归零”的心态,“奋发”的状态,重整行装再出发,奋力谱写科技创新的新篇章!(戴兵 市科技局总工程师)
 
市国资委:
 
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引领作用
 
强力助推合肥战新产业发展
 
       近年来,合肥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速发展,战新产业年复合增长率在国内省会城市中位居前列,培育形成千亿级别的新型平板显示和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一批尖端核心技术成果达到全国乃至世界领先水平,实现了规模增加、产业集聚和技术突破“三合一”,树立起“IC之都”、“平板之都”、“中国声谷”的响亮招牌,城市地位不断上升,发展成就引人瞩目。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国资委带领市属国有企业积极充当引领战新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围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目标,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强化国有资本运营,发挥国有资本引领作用,带动产业发展,撬动社会投资,取得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和战新产业蓬勃发展的双赢成果,探索打造出国有资本引领战新产业发展的“合肥模式”。
 
举旗谋划,理清发展目标和方向
 
       市国资委自2007年7月成立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在完成全市国企改革改制任务后,围绕发展主线,及时转变思路,认真谋划国有资本运营。紧扣我市培育发展战新产业的目标,明确市属平台公司功能定位,比如市建投集团主要投资新型平板显示产业,产投集团主要投资集成电路和智能语音产业,发挥国有资本引领作用,通过合理配置资源,集中力量 “花小钱办大事” ,当好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和“牵引绳”,既实现了国有资本的做大做强,又推动了战新产业的蓬勃发展。截至今年6月底,市国资委下属25户重点监管企业资产总额6883.06亿元、净资产2508.01亿元,是国资委成立时的9倍和12倍。市属国企共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累计投入金额782.4亿元(其中资本金投入530亿元),形成总资产规模2095.8亿元。
 
精准聚焦,围绕目标坚持集中持续投入
 
       面对国内“缺芯少屏”的困局,紧密聚焦产业发展方向,抢抓机遇,“无中生有”,以国有资本为纽带,用资金换技术、换市场,围绕目标集中投入、持续投入,通过“龙头企业+产业项目”的方式,先后引入京东方、力晶、颀邦、兆易创新、维信诺等一批战略合作方,推动了京东方6代线、8.5代线、10.5代线,晶合12吋晶圆、AMOLED等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在我市落地并逐步成长壮大。在投资上坚持以快制胜,集中力量强力推进,一旦项目决定,国有资本即快速跟进,加快推动项目落地达产,迅速做大规模,抢占市场份额。京东方三条线项目产品从开工建设到正式投产均花费不到两年时间,投产后更是在2个月以内实现量产;重大集成电路项目自开工后10个月即完成正式投片,形成了产业发展的“合肥速度”。
 
优化布局,坚持全链条集群化发展
 
       坚持全产业链布局,紧扣“芯”“屏”主线,围绕上下游领域,构建产业集群,形成规模效应。在平板显示领域,实现“从沙子到整机”的整体布局,形成了涵盖上游装备、材料、器件,中游面板、模组以及下游智能终端的完整产业链,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新型显示面板生产基地。市建投集团与京东方合作总投资910亿元建成了6代线、8.5代线、10.5代线三条生产线;引进并投资了康宁10.5代液晶玻璃基板、彩虹8.5代玻璃基板等项目;与维信诺合作投资440亿元建设AMOLED项目,积极完善布局柔性屏等新业态。通过国有资本介入,有效拉动产业投资发展,仅京东方10.5代线项目就带动上下游产业新增投资约300亿元,新增销售收入约400亿元,新增产值近500亿元。合肥已成为国内液晶面板产业产能规模最大、研发能力最强、产线布局最完整的城市。在集成电路领域,面对全球最大规模市场的发展机遇,通过国有资本引领聚集力晶、颀邦、兆易创新、恩智浦、通富微电等行业顶尖企业,抢抓产品研发,填补行业空白,实现“中国芯·合肥造”的目标。合肥已成为全国少数几个拥有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设备材料全产业链的城市。在智能语音领域,发起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组建市级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产业项目库,“中国声谷”获工信部批复成为首个国家级智能语音产业集聚区,按照“一核两区多园”的空间布局,积极打造智能语音产业链,引领人工智能发展新时代。
 
探索创新,走市场化资本化循环发展模式
 
       创新投融资模式,坚持市场化运作,通过发起设立基金,以“基金+产业”、“基金+基地”、“基金+项目”等多种模式,打通“藩篱”,引入社会资本。发挥国有资本的杠杆撬动作用,实现“四两拨千斤”,形成了总规模超过600亿元的基金丛林,带动了近4000亿元的投资。做好“强链、补链、延链”文章,基金在保障重大项目融资需求的同时,投资上下游产业链的重点项目,覆盖产业链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围绕“中国制造2025”十大领域,组建了总规模近500亿元的合肥芯屏产业投资基金、合肥产投新兴战略产业基金等一系列直投基金,全部投向我市平板显示和集成电路上下游产业链,仅京东方10.5代线项目通过芯屏基金就直接引入社会资金79.45亿元。支持初创企业、中小企业“化茧成蝶”。成立了总规模59.2亿元的创业引导基金、产业引导基金和天使基金,资本放大倍数达1:5.6,带动社会资本在肥投资超过2000亿元,培育壮大一批在战新产业领域具备广阔发展前景的企业,助力企业登陆资本市场,贝瑞和康成功上市,成为基因测序第一股,中环环保、三利谱等陆续在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中微半导体成为第一批科创   板上市企业。
 
       构建重大项目国有资本进入退出通道。通过多年实践,探索出“引进专业团队→国有资本投资引领→项目落地→通过上市通道退出→循环支持新项目发展”的产业运作模式,“一进一退”之间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产业项目落地。国有资本在投资完成既定目标后,通过市场化方式安全退出。仅京东方8.5代线二级市场股票减持已实现净收益约140亿元,回报率约271%。2018年4月,芯屏基金公开转让安世半导体项目七成份额,较初始投资增值131.62%,取得了巨大的投资收益。国有资本的循环投入有效推动了战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以京东方三条线的建设为例,自2010年6代线投产以来,亩均产出持续增加,既实现了资源的集约利用,也完成了技术的更新迭代,形成了良性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重视培育,积极打造创新孵化平台
 
       坚持创新驱动,“筑平台”、“强孵化”,国有资本积极汇聚智力资源,打造创新平台,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转型升级。以大科学装置公司为代表的资源集聚平台,充分发挥国家大科学装置集群优势,进一步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为滨湖科学城发展增添科创实力。以创新院公司为代表的协同创新平台,发挥技术成果转移和企业孵化优势,建立各类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3个,孵化高科技企业70家,累计获得各类知识产权500余项。以离子医学中心为代表的重大科技成果专项转化平台,通过“自主+合作”的创新模式,对质子治疗重大项目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进行研发转化。与中科大、微电子所合作的合肥市微电子研究院,打造人才技术集聚的科技平台,为我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智力支持。与安徽大学合作的安大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努力打造一流的绿色科技成果产业转化平台。追求卓越,不断进取,始终瞄准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核心尖端技术,特别是聚焦“卡脖子”、“紧缺型”技术,通过打造创新平台,努力迈向产业链高端,助力合肥站上未来战新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吴翔翎 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
 
市经信局:
 
合肥工业发展70年成就发布
 
跨越发展的合肥工业
 
       工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对一个城市来说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合肥工业加速奔跑,在合肥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中当主力、做先锋,实现了从小变大、由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定位,写入了国务院2016年对合肥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家两化融合试验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国家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等“名片”,见证了合肥由几乎空白的工业基础起步,成为先进制造业新兴城市的历史性转变。
 
一、 工业生产实现跨越发展,制造强市建设步履坚定
 
       合肥是在县城格局上发展起来的省会城市,自然资源匮乏、工业基础薄弱。对合肥来说,工业化是城市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从1953年战略构想“变合肥市由消费型城市为生产型城市”的提出,到80年代中期的工业发展百亿规划、1992年的加快经济发展若干问题意见、2005年的优先加快工业发展行动纲要,再到2017年的制造强市建设实施方案,合肥不断锚定坐标,始终积极主动、应势而为发展工业,推动工业从无到有、由大变强。
 
       (一)工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新中国成立之初,合肥工业仅有一家小发电厂,一些铁匠铺和卷烟小作坊,年工业产值不足千万元。1952年合肥成为安徽省会时,全市工业企业也仅有36户。70年间,合肥工业总量实现了五个量级的飞跃。1957年,合肥工业首迎年产值“亿元时代”;1973、1991、2006、2016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分别突破十亿、百亿和千亿、万亿元。合肥用18年实现十亿元向百亿元的艰难爬坡,用15年实现百亿元向千亿元的跨越、用10年实现千亿元向万亿元的飞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发展突飞猛进,1979—2018年,工业增加值增长了493.5倍,年均增长14.7%,快于同期GDP   增幅1.7个百分点。
 
       (二)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增长。70年来,随着工业企业生产能力的逐步提高,重点工业品产量大幅增长,工业新产品不断涌现,部分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2018年,全市汽车产量45万辆,比1978年增长141倍;轮胎外胎3394.4万条、增长261.1倍;钢材152.42万吨、增长13.3倍。家电“四大件”产量7044.9万台,占全国总产量的12.6%,其中冰箱、洗衣机产量均超全国的1/4。液晶显示屏、太阳能电池、彩电、笔记本电脑、空调等产品,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12.3%、9.1%、8.7%、6.5%、5.8%。
 
       (三)省会城市位次快速提升。进入新世纪以来,合肥工业在省会城市的位次不断前移。工业总量相继超越南昌、太原、石家庄等城市,由2005年的省会城市第18位,到2014年的“新跨越、进十强”,全市工业增速始终保持省会城市前列。“十三五”前三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2%,高于中部省会城市平均增幅1.9个百分点。2018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1.3%,居全国省会城市第2位。
 
       (四)企业规模效益持续壮大。无论是改革开放的弄潮儿,还是新时代的奋斗者,一批企业快速成长壮大。2000年,全市产值超10亿元企业仅9户,2018年达99户;2004年诞生了合肥首个100亿元企业——江汽集团,到2010年全市百亿企业增至5户, 2018年达11户。联宝电子成为我市首个年产值超600亿元企业。70年来,合肥企业盈利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其中改革开放的40年间,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实现了200多倍的增长。
 
二、先进制造业体系逐步完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合肥曾经因为自然资源匮乏,长期难以突破传统加工制造城市形象。伴随着数量、规模、速度的增长,合肥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从未停止。近十年来,从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实施意见的出台,到加大技术改造实施“双千工程”意见的实施、再到新一轮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的执行,实现了产业升级、脱胎换骨,先进制造体系日趋完善。
 
       (一)建立了门类健全的工业体系。70年间,合肥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综合性制造业体系,现已拥有37个工业行业,200多个工业门类,2000多种大宗工业产品,构建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体系,现已拥有家电、智能语音、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等4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当前的合肥正围绕“芯屏器合”、“集终生智”等产业架构目标,全力建设世界级智能家电集群、“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国际有影响力的新型显示集群、中国声谷、“光伏第一城”等高质量产业生态圈。
 
       (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建国初期至90年代,合肥的工业以机械、轻工、建材、化工、农副食品等传统行业为主,产业集聚规模小、集中在加工制造环节、产品附加值相对低。进入21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技术工艺革新、信息技术融合和商业模式创新快速引导下,合肥传统优势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2011年起,合肥用五年时间将家电、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三个传统产业培育成了千亿级产业。家用电器四大件产量连续多年居全国之首,连续两年突破7000万台(套),本地平均配套率达到70%,冰箱、空调压缩机、电机等核心配套率达75%。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影响力持续提升,具有中国最全商用车产品型谱,拥有30多个系列400余种车型,年产能达120万辆。装备制造向高端装备领域提档,工程机械、大型成套装备的部分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跃居国内前列,并加速在数控机床、机器人、3D打印等智能装备细分领域形成新优势。
 
       (三)新兴产业实现从无到有的集聚壮大。“工业立市”战略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强化产业战略选择,敢于“无中生有”、“小题大做”,以前瞻眼光抓好新兴产业发展,京东方8.5代线和10.5代线、联宝电子、晶合12吋晶圆、长安汽车、TCL冰洗、通威太阳能、江汽蔚来、维信诺第六代柔性显示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建设或投产,新兴产业在先进制造业体系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截至2019年上半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分别为50.8%和57.3%,分别较2012年提升24.7个和8.5个百分点,撑起了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 新型显示产业实现 “从沙子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布局,先后建成国内首条TFT-LCD6代线、全球首条10.5代生产线等,形成以TFT-LCD为主导,OLED加快壮大,激光显示等跟踪布局的产业发展路径。智能语音产业抢抓先发优势,依托工信部和安徽省合作推进机制,形成集核心技术研发、基础平台、物联网、智能客服、穿戴式设备等的完整产业链。目前“中国声谷”影响力、竞争力持续提升,入园企业达433户,2018年完成产值650亿元。集成电路产业年复合增长率居全国前列,合肥已成为国内少数几个拥有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的城市,存储芯片、显示驱动芯片、功率芯片、家电芯片等特色芯片集群快速形成。光伏产业和应用规模均居全国前列,形成从玻璃基板-电池片-组件-逆变器-储能电池-发电工程等完整的产业链。2018年,全市主要光伏产品总产量26GW,光伏控制、逆变设备出货量居世界第一。全市各类并网光伏项目发电量19.8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57.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9.3万吨),占全市全年总用电量的5.74%,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多。
 
三、新型制造加快融合创新,发展动能不断积蓄更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工业发展的质量导向更为明晰,通过加快发展新型制造,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城市整体制造能力、技术积累水平不断刷新。“合肥制造”不断提升产业链水平,越来越多地在价值链高端参与竞争,推动合肥制造向合肥创造转变、合肥速度向合肥质量转变、合肥产品向合肥品牌转变。
 
       (一)有效投入持续扩大。合肥始终把“发展为上、投资为本”作为工业经济的中心工作推进,工业投资保持力度不减、结构更优。改革开放的40多年来,全市工业投资由1978年的不足亿元起步,实现了超千倍的增长。特别是实施“工业立市”战略以来,工业投资更是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826.7亿元,是“十五”的11.2倍;“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8600亿元,是“十一五”的3倍。2016、2017年全市工业投资总量均突破2000亿元,2018年又实现了17.5%的增长。高质量投入为工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
 
       (二)企业创新彰显活力。合肥工业传承城市创新本色,坚持把创新放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企业创新成为工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全市大企业实现企业技术中心全覆盖,已拥有46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5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总数均居全国省会城市前三;全市制造业研发机构数、研发投入额、研发人员数、授权专利量占全市总量70%。2017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人员达5.1万人,比2012年增长73.4%;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达137.1亿元,比2012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16.2%;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0.91%上升至2017年的1.44%。
 
       (三)企业竞争力持续提升。上世纪,以美菱、荣事达、芳草、江淮为代表的合肥制造,享誉国内消费市场。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更多“合肥制造”在“中国制造”舞台上崭露头角。从承担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的科大讯飞,到智能可穿戴设备全球出货量第一厂商华米科技;从落地合肥十余载建成3条高世代面板线的合肥京东方,到将全球研发中心及中国总部设在合肥的家电企业惠而浦……合肥工业与骨干企业共同成长。近年来,合肥诞生了全球首台光量子计算机、第一款效率超过99%的商业化逆变器、最大吨位双动充液拉深液压机,研发出国内首款人工智能色选机、首辆正向设计5人座A0级电动轿车、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等。
 
       (四)智能制造走出新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进展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到2018年底,全市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和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73.1%、55.2%。“互联网+制造业”新模式不断涌现,协同研发制造、定制化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增值服务等模式在家电、建材家居、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产业加速推广,涌现出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9家。工业互联网发展已迈出创新实践步伐,拥有5家在国内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重点平台平均连接设备数量达4.2万台。累计建成57家智能工厂、495个数字化车间;139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国家贯标认证;超3000家企业与工业云资源深度对接。
 
       (五)绿色制造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分别淘汰水泥、造纸、印染、铸造行业落后产能686.5万吨、49.13万吨、1577万米、1.27万吨, 24门以下轮窑厂全部关停,淘汰127座轮窑厂。在全面提前完成国家、省下达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基础上,严格常态化执法和强制性标准实施,鼓励企业实施更高标准、更大范围的自主落后产能改造。“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绿色园区”的绿色制造体系加速构建,累计12户企业跻身国家级“绿色工厂”;17户企业的135款产品入选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3户企业成为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示范;国家级绿色园区实现“零的突破”,打造了一批绿色制造示范典型。2018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较“十一五”末累计下降62.1%。合肥市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绿色制造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具体到工业战线就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合肥工业的跨越发展,更是证明了机遇总是眷顾勇于、敢于、坚定于发展实体经济的城市。回顾过去,全市工业战线的一代又一代人,怀着制造更好产品的“初心”,风雨兼程、与时俱进,在合肥经济发展中留下拼搏的足迹和成绩。当前的合肥工业,站在“新常态、万亿级、再出发”的新起点上,正在更加主动、更深程度地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成为“中国制造”版图上的一支生力军。展望未来,全市工业战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开放集聚资源,以创新引领升级,高质量推进制造强市建设,为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贡献更多“工业力量”!
 
市发改委:
 
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就
 
       近年来,合肥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统筹推进“三重一创”建设,通过推动资源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政策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对合肥市新兴产业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新兴产业发展令人瞩目,希望你们的事业蒸蒸日上”;2017年,国务院通报表扬合肥为“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的市”;同时,“合肥市打好资金扶持组合拳支持‘三重一创’建设”作为省政府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被通报表扬;2018年,“大力培育创新平台、助力产业发展”典型经验获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通报表彰。
 
一、发展成就
 
       (一)产业规模快速壮大。
 
       2013-2018年,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6%,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由42.4%提高到76.9%,推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年均增长11.4%,增速始终保持全国省会城市前列。2018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 增加值增长19.1%,高于全市工业7.8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实现同比增长12%,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52.3%,同比提高8.8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110.5%,带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8.7%,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产业产值增速均达20%左右,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二)产业链条逐步完善。
 
       以京东方、维信诺为龙头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正成为国内面板产能最大、产业链最长、技术水平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聚发展区。以晶合集成、通富微电、联发科技等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实现了从材料、设计、晶圆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全产业链覆盖。以晶澳太阳能、通威太阳能、阳光电源等为龙头的光伏产业集群,已形成从多晶硅原料、太阳能电池、集成组件到发电工程的一条龙产业链。以科大讯飞、华米科技、科大国创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已涵盖了基础层硬件和数据计算、技术层算法和通用平台支撑、应用层智能终端产品和行业应用方案等各个环节。以安科生物、立方制药、金域检验等一批重点企业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初步形成科技研发、生产制造、第三方服务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以江淮汽车、安凯汽车、国轩高科等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涵盖整车、电池、电机、管理系统、充电站(桩)开发以及建设管理、推广服务、金融投资等领域。
 
       (三)产业地位持续提升。
 
       众多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语音产业获批首个“国家智能语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列入安徽省、工信部共同打造的千亿产业。新型显示、机器人产业获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迅猛,先后被工信部列为全国9大集成电路集聚发展基地之一,被国家发改委列为14个集成电路产业重点发展城市之一,被国台办、工信部授予全国唯一“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称号。光伏新能源产业应用规模位居全国前列,跻身“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城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先后获批全国首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城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合肥(蜀山)国际电商产业园获批“全国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正在大力打造“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四)重点产业集聚发展。
 
       我市已获批新站区新型显示、高新区集成电路、高新区智能语音、高新区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包河区新能源汽车、包河区创意文化等6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精准医疗、智能汽车18个重大工程和专项,基地、工程、专项的数量占全省25%以上,基地连续多年在全省评估考核中名列前茅。同时,还建设了高新区光伏产业、经开区智能终端、新站区及肥西县智能装备、蜀山区及安巢经开区电子商务市级产业基地,实现产业集群“梯次”培育。截至目前,6个省级产业基地集聚行业重点企业101户,比2015年增长158.92%。今年上半年,6个省级战新基地共引进重点项目155个,投资额超400亿元。
 
       (五)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截至目前,全市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突破1400家,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34家,在孵企业和创业团队近4000个;建设院士工作站59家,在肥服务“两院”院士总数达123名。2018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3.24%,居全国省会城市第2位。今年上半年,6个省级战新产业基地新增授权发明专利275个,新增专利申请数1156个,牵头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8项。合肥京东方成功研制出首款采用喷墨打印技术的55英寸4K OLED显示屏产品,国内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合肥研发成功,全国首家自主研制基于等时性超导回旋加速器的SC200超导质子治疗系统面世,诞生全球第一款效率超过99%的商业化逆变器、打破国外高端设备垄断的双台面激光直接成像光刻设备等。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发展路线。成立高规格的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制定出台《合肥市“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建设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三重一创”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形成了“重大专项-重大工程-产业基地”的“三重一创”建设梯次培育格局,确立了“领军企业-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产业发展思路。
 
       二是完善政策体系,创新资金支持。制定出台“高质量发展30条”“三重一创”等综合性政策体系文件,从重大项目投资、研发创新投入等多个维度支持产业发展。印发人工智能、软件和集成电路、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专项政策,靶向产业发展核心,精准发力。创新设立税融通、政保贷、小微企业扶持债券、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基金等20多种财政金融产品,积极开展科技保险、专利质押贷款等试点,有效支持“三重一创”重点领域融资。以基地建设为例,2016-2018年,6个省级产业基地共安排专项支持资金30.63亿元,支持基地401个产业项目建设,带动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产业多年产值保持2位数增长。
 
       三是加大龙头招引,完善产业链条。围绕“中国声谷”载体建设,引进华为公司、中科寒武纪、海康威视等龙头企业重大项目落户合肥;坚持规划引领,高起点谋划集成电路项目,聚集晶合集成、联发科技、兆易科技等一批知名企业;实施“新站睿才”计划,推动江丰电子、中芯微等8个国家级领军人才携平板显示重大项目签约落户;与赛迪顾问、芯谋研究等专业机构携手加快在美国硅谷、台湾新竹设立专业招商机构开展境外招商。
 
       四是强化协调调度,推进项目建设。强化“三重一创”重大项目协调调度,全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京东方10.5代线(总投资400亿元)、康宁10.5代玻璃基板(总投资15亿美元)等项目加快释放产能,推动江淮大众(总投资50.6亿元)、维信诺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总投资440亿元)等一批有影响力的项目加快实施。其中,康宁10.5代玻璃基板项目是我省迄今为止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在高端芯片、ITO靶材、高端装备等受制于人的产业领域,支持相关单位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今年上半年,6个省级产业基地推进重点项目34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9.56亿元。
 
       五是搭建优势平台,加快产业创新。全力推进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构建由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和产业创新平台、“双一流”大学和学科组成的“2+8+N+3”的创新体系,打造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重点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协同发展,与中科大、清华、北大、哈工大等高校院所共建23个高质量合作平台,组建联合实验室或技术中心近百家、引进创新团队超百个、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超300家,积极探索成果转化新体系,依托高校院所在研国家级项目超3000个,国家拨款经费约100亿元。围绕量子通信、铁基超导等在全球产生重大影响原创性成果,培育超导技术、雷达、智能语音、核聚变与强磁场等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的先导产业。
 
       六是注重试点示范,加快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推广应用与商业模式创新有效地结合起来,组织实施一系列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进政府“首台首套”产业示范,研究出台首批“两创产品”目录。以新型显示国家区域集聚发展试点经验为基础,大力探索光伏新能源、智能语音、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推广应用路径,新能源汽车推广量位居全国前列。
 
       七是营造“养人”环境,吸引产业人才。先后出台“人才政策20条”“人才政策新8条”等,并陆续制定“产业紧缺人才引进计划”“青年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等配套实施细则34项,围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大力引进和培养产业技术人才,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人才政策框架体系,鼓励人才向“三重一创”建设重点领域集聚。启动合肥国际人才城、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打造综合性服务平台。出台人才公寓建设使用管理办法,由政府主导建设人才公寓。获批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连续两年被评为“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稿源:合肥发布
他山之石丨喜看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就
2020-09-07    来源:合肥发布
原文发表于2019年08月,合肥新闻频道全媒体记者:朱江 吴节正。
 
合肥市科技局:
锐意创新 砥砺前行
 
阔步迈向合肥创新之都建设新征程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合肥科技创新崛起之路
 
一、引言
 
       合肥是一座科教之城、创新之城、开放之城。在中国经济版图中,合肥曾经是一个不太起眼的角色,作为一个新中国成立后的年轻省会城市,城市规模不大、基础建设薄弱、产业基础单一,有着先天上的不足,但这并不能阻挡合肥前进的步伐、追求远大的抱负。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主线,强力推进科技与经济融合,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创新平台载体培育等重点任务,不断解放思想,不断阔步前行。24年前,在全国的城市中,合肥经济总量排第97位,去年上升到第26位,前进71位;10多年前,在26个省会城市中,合肥的主要经济指标大多排在18、19位,目前都进入前10位左右。速度的背后是动能,合肥之所以能够实现这样的跨越赶超,主要得益于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二、发展历程
 
       回望合肥走过的艰难且富有成效的创新发展之路,可以大致概括为科技事业起步阶段、科技资源聚集阶段、创新体系搭建阶段、科技创新试点阶段和高定位高质量发展阶段五个阶段。
 
       科技事业起步阶段(建国前后—70年代)。建国之前,合肥市科技事业几近空白,没有一所大学,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合肥的科教事业迅速发展,到50年代末,随着安徽农学院、安徽大学、安徽医学院等院校的先后建立,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农业科学、医学科学的门类迅速增多,半导体、自动化等新兴技术开始兴起,各类科研机构相继建立。1959年建立了合肥市科委,从各方面加强了科技管理工作,推动了科技进步与工农业生产结合,强化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
 
       科技资源聚集阶段(70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国家支援内地建设、科研机构布局调整等政策的实施,合肥抓住机遇,引入了一批国内著名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为合肥科技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1970年初,合肥张开怀抱接纳了从北京搬离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紧接着中科院物质科学研究院、原电子工业部16所、38所、43所相继迁入,同时,一批中央部属研究机构,如水泥院、化三院、通用机械院等,也先后在合肥建立,科教资源加速向合肥集聚。
 
       创新体系搭建阶段(改革开放—2004年)。1978年3月,伴随着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被再次重申,合肥科技系统逐步恢复壮大,随着科技资源的聚集和科技人员积极性的发挥,合肥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强产学研合作,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建立。从这一阶段起,一大批顶尖科技成果逐渐在合肥孕育涌现,并成功转化为产品,比如诸多的“第一”: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第一台窗式空调机、第一台激光大气污染监测雷达,世界第一台VCD、第一台仿生洗衣机等。
 
       科技创新试点阶段(2004年—2016年)。进入新世纪,合肥加快自主创新步伐,科技创新事业蓬勃发展,2004年,经国务院同意,合肥被批准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2008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合肥创新型试点市建设的基础上,以合肥、芜湖、蚌埠三市为中心,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2010年,合肥被科技部、发改委同时列为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之一。2013年,合肥确立了“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战略定位,2015年5月,合肥进入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在试点建设牵引带动下,合肥科技创新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高定位高质量发展阶段(2016年— )。2016年6月,国家批复合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7年1月,合肥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是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018年6月,合肥加入G60科创走廊,2018年10月滨湖科学城正式挂牌成立。进入新时代,合肥正充分发挥国家创新战略平台叠加效应,突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优化科技创新供给,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三、发展成效
 
       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合肥生动实践着“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重大命题。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对安徽以及合肥的自主创新给予充分肯定,欣慰地称赞合肥这个地方是“养人”的,培养出了这么多优秀人才,是创新的天地。
 
       创新指标持续增长。主要创新指标持续“两位数”高速增长,始终保持全国省会城市第一方阵。2018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110户,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达191亿元,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32831件、5597件。在英国《自然》增刊“2018自然指数”全球科研城市50强评选中,合肥位列榜单第27位。
 
       各类人才加速汇聚。合肥拥有各类高等院校60所,在校学生64万人,全市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95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34人,在肥服务的“两院”院士达123人。合肥连续两年进入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中国城市的前三甲。
 
       原创成果竞相涌现。量子通信、铁基超导等原创性成果在全球产生重大影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中科大18个量子比特纠缠刷新世界纪录,在国际上首次实验实现全光量子中继器的原理性验证,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合肥诞生了世界首款多语种实时翻译机、第一款效率超过99%的商业化逆变器,研发出我国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太赫兹人体安检仪等。
 
       产业创新成效显著。合肥的新型显示、机器人列入国家区域集聚发展试点,新能源汽车、智能语音、太阳能光伏、公共安全等产业技术保持国内领先,全球首条最高世代线京东方10.5代液晶显示生产线顺利量产,集成电路产业复合增长率全国第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国累计推广总量突破20万辆。
 
       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合肥成功举办了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赛、世界制造业大会、安徽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科技创新成果展等重大活动。今年4月24日,安徽创新馆正式开馆,这是全国首个以“创新”为主题的场馆,今天的合肥,创新氛围浓厚,创新之风正盛。
 
四、典型经验做法
 
       (一)聚焦创新平台建设布局,打造原创科技成果策源地。
 
       一是打造大科学装置集群。瞄准国家创新战略,推进建设大科学装置和工程,持续强化基础和前沿研究,着力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提升原始创新能力。1984年4月,合肥同步辐射装置开工建设,1991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是国内唯一以真空紫外和软X射线为主的同步辐射光源。2000年10月,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开工建设,2007年3月通过国家验收,是国际首个、国内唯一的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2008年5月,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开工建设。2017年9月通过国家验收,是国内唯一、指标参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强磁场实验装置。2018年12月,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启动建设,将为我国开展聚变堆核心部件研发和建设提供技术基础。目前,合肥已成为我国大科学装置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高度集聚的大科学装置集群正在加快形成。
 
       二是布局重大战略平台。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等重点领域,布局搭建一批重大创新平台,集中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信息领域,依托科大讯飞等单位成立类脑智能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工程实验室。争创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方案已报送国办待批复。联合中科曙光加快布局建设合肥先进计算中心。能源领域,成立国际聚变能联合中心。依托阳光电源等单位加快建设智慧能源创新平台。健康领域,加快建设离子医学中心,积极引进代表国际肿瘤治疗领域最顶端技术的质子治疗系统,对相关配套医疗设备进行采购和研发。环境领域,合肥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预研进展顺利,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获批组建。
 
       三是深化高校院所合作。按照“协同创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大力集聚国内外高水平高校院所,合作共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转化链条。2012年与中科院、中科大合作共建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采用高校和企业“人才双聘”、政产学研联合共建,打破传统封闭的教育和研发模式, 目前,先研院已建设研发平台53家,孵化科技型企业238家,涌现了农林废弃物生物转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等一批在国内外行业领先的应用技术。在中科大先研院之后,持续支持建设了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中科院技术创新工程院、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创新  和成果转化已呈井喷之势。
 
       (二)聚焦创新主体培育壮大,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2008年4月,科技部会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制定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合肥当年认定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3家,其后至今,合肥将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建立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梯队培育机制,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逐年高速增长,目前总数已达2110户,约占全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的四成。
 
       二是强化企业创新能力支持。按照初创型、成长型、成熟型不同阶段,分类引导企业提升创新能力。针对初创型企业,设立天使基金,支持高层次人才团队来肥创办企业,目前基金规模达6.24亿元,已完成签约81家,投放资金4.2亿元。面向全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发放“创新券”,着力降低企业创新成本。针对成长型企业,重点扶持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处于快速成长期的科技小巨人企业,总数达125户,支持研发资金项目69个,累计带动企业研发投入近10亿元。针对成熟型企业,鼓励企业通过境内外上市再融资、新三板挂牌等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全市主板上市企业近70%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三是强化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构建形成 “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孵化体系,建成众创空间75家,在孵团队1906个,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59家,在孵企业1832家,获批国家“双创”基地3家。全 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每年增长100家以上,总数超过1400家。
 
       (三)聚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一是抓示范引领。通过实施“首台首套”政策,2010年1月,合肥诞生了世界首条纯电动公交示范运营线路。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纳入全市重点新兴产业调度,积极探索电池租赁、定向购买、整车租赁等推广方式,2012年在全国率先将充电桩配置要求纳入控制性详规,率先出台了电动汽车市区免费停车政策。江淮大众、蔚来汽车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截至目前,我市在全国范围内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达20.96万辆,约占全国推广总量5.73%。
 
       二是抓引进创新。通过引进一大批标志性大项目、大企业,不仅形成自主研发能力,而且带动一大批关联成果的转化。2009年,合肥引入京东方,从零开始做新型显示产业,十年时间,实现了“从沙子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布局,达到千亿元产值的规模;2013年,合肥聚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通过5年时间培育、引进集成电路企业近200家,形成了涵盖材料、装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的全链条产业生态圈。
 
       三是抓原始创新。通过科大讯飞、中科大等本地企业和高校院所,取得一批重大产业创新成果。在智能领域,科大讯飞经过20年的发展,已占据中文语音技术市场70%以上市场份额,讯飞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开发者超过80万人;“中国声谷”作为全国首个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入园企业400多家。在量子通信领域,完成国际上首个规模化量子网络“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等重大项目建设,中国科大的潘建伟、郭光灿、杜江峰三位院士,分别开展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精密测量的产业化研究,设立科大国盾、本源量子和国仪量子公司,打造出“量子一条街”。
 
       (四)聚焦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一是突出创新驱动顶层设计。合肥市始终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全市主战略,1998年,合肥市颁布《合肥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这是合肥贯彻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推进科技法制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2011年起,合肥将创新型城市目标任务分解到30多个部门和县(市)区、开发区,形成了全市自主创新工作目标体系。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创新驱动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合肥市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等一批重要文件。2018年9月,合肥又出台了《关于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建设“创新之都”的时间表、路线图,加快形成科技创新工作顶层设计框架体  系。
 
       二是强化产业政策体系引领。2008年合肥市整合财政资金,形成全市统一的自主创新、新型工业化、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四大政策体系。2014年在全国率先对产业扶持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对分散在各部门的产业扶持政策和资金进行整合,形成“1+3+5”政策体系。2018年,合肥市进一步优化升级产业政策,印发实施合肥市培育新动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及实施细则,综合运用基金、财政金融产品、借转补等政策工具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持续加大科技财政投入,着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三是推动人才制度环境优化。合肥始终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出台实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人才20条、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12条、进一步支持人才来肥创新创业8条等多项政策,安排20亿元经费“真金白银”打造人才高地。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深入实施“双引双培”计划,打造优秀企业家队伍、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高标准建设合肥国际人才城,着力打造集高端人才服务、创业项目孵化、人才成果展示、资源共享交流于一体,承载特色人才服务的国际化“人才之家”。
 
       初心不改,未来可期。今天的合肥,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全面创新,着力打好科教“优势牌”,下好创新“先手棋”,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合肥将以“归零”的心态,“奋发”的状态,重整行装再出发,奋力谱写科技创新的新篇章!(戴兵 市科技局总工程师)
 
市国资委:
 
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引领作用
 
强力助推合肥战新产业发展
 
       近年来,合肥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速发展,战新产业年复合增长率在国内省会城市中位居前列,培育形成千亿级别的新型平板显示和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一批尖端核心技术成果达到全国乃至世界领先水平,实现了规模增加、产业集聚和技术突破“三合一”,树立起“IC之都”、“平板之都”、“中国声谷”的响亮招牌,城市地位不断上升,发展成就引人瞩目。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国资委带领市属国有企业积极充当引领战新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围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目标,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强化国有资本运营,发挥国有资本引领作用,带动产业发展,撬动社会投资,取得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和战新产业蓬勃发展的双赢成果,探索打造出国有资本引领战新产业发展的“合肥模式”。
 
举旗谋划,理清发展目标和方向
 
       市国资委自2007年7月成立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在完成全市国企改革改制任务后,围绕发展主线,及时转变思路,认真谋划国有资本运营。紧扣我市培育发展战新产业的目标,明确市属平台公司功能定位,比如市建投集团主要投资新型平板显示产业,产投集团主要投资集成电路和智能语音产业,发挥国有资本引领作用,通过合理配置资源,集中力量 “花小钱办大事” ,当好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和“牵引绳”,既实现了国有资本的做大做强,又推动了战新产业的蓬勃发展。截至今年6月底,市国资委下属25户重点监管企业资产总额6883.06亿元、净资产2508.01亿元,是国资委成立时的9倍和12倍。市属国企共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累计投入金额782.4亿元(其中资本金投入530亿元),形成总资产规模2095.8亿元。
 
精准聚焦,围绕目标坚持集中持续投入
 
       面对国内“缺芯少屏”的困局,紧密聚焦产业发展方向,抢抓机遇,“无中生有”,以国有资本为纽带,用资金换技术、换市场,围绕目标集中投入、持续投入,通过“龙头企业+产业项目”的方式,先后引入京东方、力晶、颀邦、兆易创新、维信诺等一批战略合作方,推动了京东方6代线、8.5代线、10.5代线,晶合12吋晶圆、AMOLED等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在我市落地并逐步成长壮大。在投资上坚持以快制胜,集中力量强力推进,一旦项目决定,国有资本即快速跟进,加快推动项目落地达产,迅速做大规模,抢占市场份额。京东方三条线项目产品从开工建设到正式投产均花费不到两年时间,投产后更是在2个月以内实现量产;重大集成电路项目自开工后10个月即完成正式投片,形成了产业发展的“合肥速度”。
 
优化布局,坚持全链条集群化发展
 
       坚持全产业链布局,紧扣“芯”“屏”主线,围绕上下游领域,构建产业集群,形成规模效应。在平板显示领域,实现“从沙子到整机”的整体布局,形成了涵盖上游装备、材料、器件,中游面板、模组以及下游智能终端的完整产业链,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新型显示面板生产基地。市建投集团与京东方合作总投资910亿元建成了6代线、8.5代线、10.5代线三条生产线;引进并投资了康宁10.5代液晶玻璃基板、彩虹8.5代玻璃基板等项目;与维信诺合作投资440亿元建设AMOLED项目,积极完善布局柔性屏等新业态。通过国有资本介入,有效拉动产业投资发展,仅京东方10.5代线项目就带动上下游产业新增投资约300亿元,新增销售收入约400亿元,新增产值近500亿元。合肥已成为国内液晶面板产业产能规模最大、研发能力最强、产线布局最完整的城市。在集成电路领域,面对全球最大规模市场的发展机遇,通过国有资本引领聚集力晶、颀邦、兆易创新、恩智浦、通富微电等行业顶尖企业,抢抓产品研发,填补行业空白,实现“中国芯·合肥造”的目标。合肥已成为全国少数几个拥有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设备材料全产业链的城市。在智能语音领域,发起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组建市级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产业项目库,“中国声谷”获工信部批复成为首个国家级智能语音产业集聚区,按照“一核两区多园”的空间布局,积极打造智能语音产业链,引领人工智能发展新时代。
 
探索创新,走市场化资本化循环发展模式
 
       创新投融资模式,坚持市场化运作,通过发起设立基金,以“基金+产业”、“基金+基地”、“基金+项目”等多种模式,打通“藩篱”,引入社会资本。发挥国有资本的杠杆撬动作用,实现“四两拨千斤”,形成了总规模超过600亿元的基金丛林,带动了近4000亿元的投资。做好“强链、补链、延链”文章,基金在保障重大项目融资需求的同时,投资上下游产业链的重点项目,覆盖产业链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围绕“中国制造2025”十大领域,组建了总规模近500亿元的合肥芯屏产业投资基金、合肥产投新兴战略产业基金等一系列直投基金,全部投向我市平板显示和集成电路上下游产业链,仅京东方10.5代线项目通过芯屏基金就直接引入社会资金79.45亿元。支持初创企业、中小企业“化茧成蝶”。成立了总规模59.2亿元的创业引导基金、产业引导基金和天使基金,资本放大倍数达1:5.6,带动社会资本在肥投资超过2000亿元,培育壮大一批在战新产业领域具备广阔发展前景的企业,助力企业登陆资本市场,贝瑞和康成功上市,成为基因测序第一股,中环环保、三利谱等陆续在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中微半导体成为第一批科创   板上市企业。
 
       构建重大项目国有资本进入退出通道。通过多年实践,探索出“引进专业团队→国有资本投资引领→项目落地→通过上市通道退出→循环支持新项目发展”的产业运作模式,“一进一退”之间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产业项目落地。国有资本在投资完成既定目标后,通过市场化方式安全退出。仅京东方8.5代线二级市场股票减持已实现净收益约140亿元,回报率约271%。2018年4月,芯屏基金公开转让安世半导体项目七成份额,较初始投资增值131.62%,取得了巨大的投资收益。国有资本的循环投入有效推动了战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以京东方三条线的建设为例,自2010年6代线投产以来,亩均产出持续增加,既实现了资源的集约利用,也完成了技术的更新迭代,形成了良性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重视培育,积极打造创新孵化平台
 
       坚持创新驱动,“筑平台”、“强孵化”,国有资本积极汇聚智力资源,打造创新平台,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转型升级。以大科学装置公司为代表的资源集聚平台,充分发挥国家大科学装置集群优势,进一步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为滨湖科学城发展增添科创实力。以创新院公司为代表的协同创新平台,发挥技术成果转移和企业孵化优势,建立各类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3个,孵化高科技企业70家,累计获得各类知识产权500余项。以离子医学中心为代表的重大科技成果专项转化平台,通过“自主+合作”的创新模式,对质子治疗重大项目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进行研发转化。与中科大、微电子所合作的合肥市微电子研究院,打造人才技术集聚的科技平台,为我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智力支持。与安徽大学合作的安大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努力打造一流的绿色科技成果产业转化平台。追求卓越,不断进取,始终瞄准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核心尖端技术,特别是聚焦“卡脖子”、“紧缺型”技术,通过打造创新平台,努力迈向产业链高端,助力合肥站上未来战新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吴翔翎 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
 
市经信局:
 
合肥工业发展70年成就发布
 
跨越发展的合肥工业
 
       工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对一个城市来说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合肥工业加速奔跑,在合肥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中当主力、做先锋,实现了从小变大、由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定位,写入了国务院2016年对合肥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家两化融合试验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国家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等“名片”,见证了合肥由几乎空白的工业基础起步,成为先进制造业新兴城市的历史性转变。
 
一、 工业生产实现跨越发展,制造强市建设步履坚定
 
       合肥是在县城格局上发展起来的省会城市,自然资源匮乏、工业基础薄弱。对合肥来说,工业化是城市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从1953年战略构想“变合肥市由消费型城市为生产型城市”的提出,到80年代中期的工业发展百亿规划、1992年的加快经济发展若干问题意见、2005年的优先加快工业发展行动纲要,再到2017年的制造强市建设实施方案,合肥不断锚定坐标,始终积极主动、应势而为发展工业,推动工业从无到有、由大变强。
 
       (一)工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新中国成立之初,合肥工业仅有一家小发电厂,一些铁匠铺和卷烟小作坊,年工业产值不足千万元。1952年合肥成为安徽省会时,全市工业企业也仅有36户。70年间,合肥工业总量实现了五个量级的飞跃。1957年,合肥工业首迎年产值“亿元时代”;1973、1991、2006、2016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分别突破十亿、百亿和千亿、万亿元。合肥用18年实现十亿元向百亿元的艰难爬坡,用15年实现百亿元向千亿元的跨越、用10年实现千亿元向万亿元的飞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发展突飞猛进,1979—2018年,工业增加值增长了493.5倍,年均增长14.7%,快于同期GDP   增幅1.7个百分点。
 
       (二)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增长。70年来,随着工业企业生产能力的逐步提高,重点工业品产量大幅增长,工业新产品不断涌现,部分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2018年,全市汽车产量45万辆,比1978年增长141倍;轮胎外胎3394.4万条、增长261.1倍;钢材152.42万吨、增长13.3倍。家电“四大件”产量7044.9万台,占全国总产量的12.6%,其中冰箱、洗衣机产量均超全国的1/4。液晶显示屏、太阳能电池、彩电、笔记本电脑、空调等产品,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12.3%、9.1%、8.7%、6.5%、5.8%。
 
       (三)省会城市位次快速提升。进入新世纪以来,合肥工业在省会城市的位次不断前移。工业总量相继超越南昌、太原、石家庄等城市,由2005年的省会城市第18位,到2014年的“新跨越、进十强”,全市工业增速始终保持省会城市前列。“十三五”前三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2%,高于中部省会城市平均增幅1.9个百分点。2018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1.3%,居全国省会城市第2位。
 
       (四)企业规模效益持续壮大。无论是改革开放的弄潮儿,还是新时代的奋斗者,一批企业快速成长壮大。2000年,全市产值超10亿元企业仅9户,2018年达99户;2004年诞生了合肥首个100亿元企业——江汽集团,到2010年全市百亿企业增至5户, 2018年达11户。联宝电子成为我市首个年产值超600亿元企业。70年来,合肥企业盈利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其中改革开放的40年间,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实现了200多倍的增长。
 
二、先进制造业体系逐步完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合肥曾经因为自然资源匮乏,长期难以突破传统加工制造城市形象。伴随着数量、规模、速度的增长,合肥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从未停止。近十年来,从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实施意见的出台,到加大技术改造实施“双千工程”意见的实施、再到新一轮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的执行,实现了产业升级、脱胎换骨,先进制造体系日趋完善。
 
       (一)建立了门类健全的工业体系。70年间,合肥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综合性制造业体系,现已拥有37个工业行业,200多个工业门类,2000多种大宗工业产品,构建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体系,现已拥有家电、智能语音、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等4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当前的合肥正围绕“芯屏器合”、“集终生智”等产业架构目标,全力建设世界级智能家电集群、“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国际有影响力的新型显示集群、中国声谷、“光伏第一城”等高质量产业生态圈。
 
       (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持续加快。建国初期至90年代,合肥的工业以机械、轻工、建材、化工、农副食品等传统行业为主,产业集聚规模小、集中在加工制造环节、产品附加值相对低。进入21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技术工艺革新、信息技术融合和商业模式创新快速引导下,合肥传统优势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2011年起,合肥用五年时间将家电、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三个传统产业培育成了千亿级产业。家用电器四大件产量连续多年居全国之首,连续两年突破7000万台(套),本地平均配套率达到70%,冰箱、空调压缩机、电机等核心配套率达75%。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影响力持续提升,具有中国最全商用车产品型谱,拥有30多个系列400余种车型,年产能达120万辆。装备制造向高端装备领域提档,工程机械、大型成套装备的部分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跃居国内前列,并加速在数控机床、机器人、3D打印等智能装备细分领域形成新优势。
 
       (三)新兴产业实现从无到有的集聚壮大。“工业立市”战略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强化产业战略选择,敢于“无中生有”、“小题大做”,以前瞻眼光抓好新兴产业发展,京东方8.5代线和10.5代线、联宝电子、晶合12吋晶圆、长安汽车、TCL冰洗、通威太阳能、江汽蔚来、维信诺第六代柔性显示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建设或投产,新兴产业在先进制造业体系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截至2019年上半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分别为50.8%和57.3%,分别较2012年提升24.7个和8.5个百分点,撑起了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 新型显示产业实现 “从沙子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布局,先后建成国内首条TFT-LCD6代线、全球首条10.5代生产线等,形成以TFT-LCD为主导,OLED加快壮大,激光显示等跟踪布局的产业发展路径。智能语音产业抢抓先发优势,依托工信部和安徽省合作推进机制,形成集核心技术研发、基础平台、物联网、智能客服、穿戴式设备等的完整产业链。目前“中国声谷”影响力、竞争力持续提升,入园企业达433户,2018年完成产值650亿元。集成电路产业年复合增长率居全国前列,合肥已成为国内少数几个拥有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的城市,存储芯片、显示驱动芯片、功率芯片、家电芯片等特色芯片集群快速形成。光伏产业和应用规模均居全国前列,形成从玻璃基板-电池片-组件-逆变器-储能电池-发电工程等完整的产业链。2018年,全市主要光伏产品总产量26GW,光伏控制、逆变设备出货量居世界第一。全市各类并网光伏项目发电量19.8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57.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9.3万吨),占全市全年总用电量的5.74%,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多。
 
三、新型制造加快融合创新,发展动能不断积蓄更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工业发展的质量导向更为明晰,通过加快发展新型制造,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城市整体制造能力、技术积累水平不断刷新。“合肥制造”不断提升产业链水平,越来越多地在价值链高端参与竞争,推动合肥制造向合肥创造转变、合肥速度向合肥质量转变、合肥产品向合肥品牌转变。
 
       (一)有效投入持续扩大。合肥始终把“发展为上、投资为本”作为工业经济的中心工作推进,工业投资保持力度不减、结构更优。改革开放的40多年来,全市工业投资由1978年的不足亿元起步,实现了超千倍的增长。特别是实施“工业立市”战略以来,工业投资更是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826.7亿元,是“十五”的11.2倍;“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8600亿元,是“十一五”的3倍。2016、2017年全市工业投资总量均突破2000亿元,2018年又实现了17.5%的增长。高质量投入为工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
 
       (二)企业创新彰显活力。合肥工业传承城市创新本色,坚持把创新放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企业创新成为工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全市大企业实现企业技术中心全覆盖,已拥有46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5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总数均居全国省会城市前三;全市制造业研发机构数、研发投入额、研发人员数、授权专利量占全市总量70%。2017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人员达5.1万人,比2012年增长73.4%;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达137.1亿元,比2012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16.2%;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0.91%上升至2017年的1.44%。
 
       (三)企业竞争力持续提升。上世纪,以美菱、荣事达、芳草、江淮为代表的合肥制造,享誉国内消费市场。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更多“合肥制造”在“中国制造”舞台上崭露头角。从承担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的科大讯飞,到智能可穿戴设备全球出货量第一厂商华米科技;从落地合肥十余载建成3条高世代面板线的合肥京东方,到将全球研发中心及中国总部设在合肥的家电企业惠而浦……合肥工业与骨干企业共同成长。近年来,合肥诞生了全球首台光量子计算机、第一款效率超过99%的商业化逆变器、最大吨位双动充液拉深液压机,研发出国内首款人工智能色选机、首辆正向设计5人座A0级电动轿车、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等。
 
       (四)智能制造走出新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合肥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进展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到2018年底,全市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和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73.1%、55.2%。“互联网+制造业”新模式不断涌现,协同研发制造、定制化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增值服务等模式在家电、建材家居、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产业加速推广,涌现出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9家。工业互联网发展已迈出创新实践步伐,拥有5家在国内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重点平台平均连接设备数量达4.2万台。累计建成57家智能工厂、495个数字化车间;139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国家贯标认证;超3000家企业与工业云资源深度对接。
 
       (五)绿色制造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分别淘汰水泥、造纸、印染、铸造行业落后产能686.5万吨、49.13万吨、1577万米、1.27万吨, 24门以下轮窑厂全部关停,淘汰127座轮窑厂。在全面提前完成国家、省下达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基础上,严格常态化执法和强制性标准实施,鼓励企业实施更高标准、更大范围的自主落后产能改造。“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绿色园区”的绿色制造体系加速构建,累计12户企业跻身国家级“绿色工厂”;17户企业的135款产品入选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3户企业成为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示范;国家级绿色园区实现“零的突破”,打造了一批绿色制造示范典型。2018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较“十一五”末累计下降62.1%。合肥市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绿色制造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具体到工业战线就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合肥工业的跨越发展,更是证明了机遇总是眷顾勇于、敢于、坚定于发展实体经济的城市。回顾过去,全市工业战线的一代又一代人,怀着制造更好产品的“初心”,风雨兼程、与时俱进,在合肥经济发展中留下拼搏的足迹和成绩。当前的合肥工业,站在“新常态、万亿级、再出发”的新起点上,正在更加主动、更深程度地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成为“中国制造”版图上的一支生力军。展望未来,全市工业战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开放集聚资源,以创新引领升级,高质量推进制造强市建设,为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贡献更多“工业力量”!
 
市发改委:
 
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就
 
       近年来,合肥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统筹推进“三重一创”建设,通过推动资源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政策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对合肥市新兴产业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新兴产业发展令人瞩目,希望你们的事业蒸蒸日上”;2017年,国务院通报表扬合肥为“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的市”;同时,“合肥市打好资金扶持组合拳支持‘三重一创’建设”作为省政府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被通报表扬;2018年,“大力培育创新平台、助力产业发展”典型经验获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通报表彰。
 
一、发展成就
 
       (一)产业规模快速壮大。
 
       2013-2018年,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6%,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由42.4%提高到76.9%,推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年均增长11.4%,增速始终保持全国省会城市前列。2018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 增加值增长19.1%,高于全市工业7.8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实现同比增长12%,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52.3%,同比提高8.8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110.5%,带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8.7%,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产业产值增速均达20%左右,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二)产业链条逐步完善。
 
       以京东方、维信诺为龙头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正成为国内面板产能最大、产业链最长、技术水平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聚发展区。以晶合集成、通富微电、联发科技等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实现了从材料、设计、晶圆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全产业链覆盖。以晶澳太阳能、通威太阳能、阳光电源等为龙头的光伏产业集群,已形成从多晶硅原料、太阳能电池、集成组件到发电工程的一条龙产业链。以科大讯飞、华米科技、科大国创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已涵盖了基础层硬件和数据计算、技术层算法和通用平台支撑、应用层智能终端产品和行业应用方案等各个环节。以安科生物、立方制药、金域检验等一批重点企业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初步形成科技研发、生产制造、第三方服务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以江淮汽车、安凯汽车、国轩高科等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涵盖整车、电池、电机、管理系统、充电站(桩)开发以及建设管理、推广服务、金融投资等领域。
 
       (三)产业地位持续提升。
 
       众多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语音产业获批首个“国家智能语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列入安徽省、工信部共同打造的千亿产业。新型显示、机器人产业获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迅猛,先后被工信部列为全国9大集成电路集聚发展基地之一,被国家发改委列为14个集成电路产业重点发展城市之一,被国台办、工信部授予全国唯一“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称号。光伏新能源产业应用规模位居全国前列,跻身“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城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先后获批全国首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城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合肥(蜀山)国际电商产业园获批“全国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正在大力打造“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四)重点产业集聚发展。
 
       我市已获批新站区新型显示、高新区集成电路、高新区智能语音、高新区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包河区新能源汽车、包河区创意文化等6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精准医疗、智能汽车18个重大工程和专项,基地、工程、专项的数量占全省25%以上,基地连续多年在全省评估考核中名列前茅。同时,还建设了高新区光伏产业、经开区智能终端、新站区及肥西县智能装备、蜀山区及安巢经开区电子商务市级产业基地,实现产业集群“梯次”培育。截至目前,6个省级产业基地集聚行业重点企业101户,比2015年增长158.92%。今年上半年,6个省级战新基地共引进重点项目155个,投资额超400亿元。
 
       (五)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截至目前,全市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突破1400家,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34家,在孵企业和创业团队近4000个;建设院士工作站59家,在肥服务“两院”院士总数达123名。2018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为3.24%,居全国省会城市第2位。今年上半年,6个省级战新产业基地新增授权发明专利275个,新增专利申请数1156个,牵头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8项。合肥京东方成功研制出首款采用喷墨打印技术的55英寸4K OLED显示屏产品,国内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合肥研发成功,全国首家自主研制基于等时性超导回旋加速器的SC200超导质子治疗系统面世,诞生全球第一款效率超过99%的商业化逆变器、打破国外高端设备垄断的双台面激光直接成像光刻设备等。
 
二、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发展路线。成立高规格的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制定出台《合肥市“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建设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三重一创”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形成了“重大专项-重大工程-产业基地”的“三重一创”建设梯次培育格局,确立了“领军企业-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产业发展思路。
 
       二是完善政策体系,创新资金支持。制定出台“高质量发展30条”“三重一创”等综合性政策体系文件,从重大项目投资、研发创新投入等多个维度支持产业发展。印发人工智能、软件和集成电路、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专项政策,靶向产业发展核心,精准发力。创新设立税融通、政保贷、小微企业扶持债券、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基金等20多种财政金融产品,积极开展科技保险、专利质押贷款等试点,有效支持“三重一创”重点领域融资。以基地建设为例,2016-2018年,6个省级产业基地共安排专项支持资金30.63亿元,支持基地401个产业项目建设,带动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产业多年产值保持2位数增长。
 
       三是加大龙头招引,完善产业链条。围绕“中国声谷”载体建设,引进华为公司、中科寒武纪、海康威视等龙头企业重大项目落户合肥;坚持规划引领,高起点谋划集成电路项目,聚集晶合集成、联发科技、兆易科技等一批知名企业;实施“新站睿才”计划,推动江丰电子、中芯微等8个国家级领军人才携平板显示重大项目签约落户;与赛迪顾问、芯谋研究等专业机构携手加快在美国硅谷、台湾新竹设立专业招商机构开展境外招商。
 
       四是强化协调调度,推进项目建设。强化“三重一创”重大项目协调调度,全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京东方10.5代线(总投资400亿元)、康宁10.5代玻璃基板(总投资15亿美元)等项目加快释放产能,推动江淮大众(总投资50.6亿元)、维信诺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总投资440亿元)等一批有影响力的项目加快实施。其中,康宁10.5代玻璃基板项目是我省迄今为止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在高端芯片、ITO靶材、高端装备等受制于人的产业领域,支持相关单位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今年上半年,6个省级产业基地推进重点项目34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9.56亿元。
 
       五是搭建优势平台,加快产业创新。全力推进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构建由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和产业创新平台、“双一流”大学和学科组成的“2+8+N+3”的创新体系,打造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重点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协同发展,与中科大、清华、北大、哈工大等高校院所共建23个高质量合作平台,组建联合实验室或技术中心近百家、引进创新团队超百个、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超300家,积极探索成果转化新体系,依托高校院所在研国家级项目超3000个,国家拨款经费约100亿元。围绕量子通信、铁基超导等在全球产生重大影响原创性成果,培育超导技术、雷达、智能语音、核聚变与强磁场等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的先导产业。
 
       六是注重试点示范,加快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推广应用与商业模式创新有效地结合起来,组织实施一系列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进政府“首台首套”产业示范,研究出台首批“两创产品”目录。以新型显示国家区域集聚发展试点经验为基础,大力探索光伏新能源、智能语音、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推广应用路径,新能源汽车推广量位居全国前列。
 
       七是营造“养人”环境,吸引产业人才。先后出台“人才政策20条”“人才政策新8条”等,并陆续制定“产业紧缺人才引进计划”“青年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等配套实施细则34项,围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大力引进和培养产业技术人才,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人才政策框架体系,鼓励人才向“三重一创”建设重点领域集聚。启动合肥国际人才城、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打造综合性服务平台。出台人才公寓建设使用管理办法,由政府主导建设人才公寓。获批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连续两年被评为“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稿源:合肥发布
版权所有:重庆经开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渝ICP备:18004108号